近日,云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高位推進部署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記者從會上獲悉,通過評估調整,該省生態保護紅線內永久基本農田、人工商品林、合法礦業權等與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矛盾沖突情況圖斑數量調出減少約6500個,矛盾沖突圖斑大幅下降,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態廊道連通性顯著提高。
據了解,2018年6月,云南省政府發布《云南省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4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30.9%,生態保護紅線格局劃定為“三屏兩帶”。“三屏”指青藏高原南緣滇西北高山峽谷生態屏障、哀牢山—無量山山地生態屏障、南部邊境熱帶森林生態屏障。“兩帶”指金沙江、瀾滄江、紅河干熱河谷地帶,東南部喀斯特地帶。
自去年8月起,云南省自然資源廳牽頭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經初步審核匯總,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初步達到面積不減、功能不降、性質不變、應劃盡劃等要求,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91%的國家公園、90%的自然保護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確保了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極重要區、生態環境極敏感脆弱區絕大部分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通過評估調整,實現了全省生態保護總體格局穩定且局部優化。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內圖斑個數由5.3萬個降至1.3萬個,其中生態保護紅線內永久基本農田、人工商品林、合法礦業權等與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矛盾沖突情況圖斑數量調出減少約6500個,矛盾沖突圖斑和圖斑破碎度大幅下降,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態廊道連通性得到顯著提高。從目前匯總來看,耕地沖突圖斑減少4271平方千米、永久基本農田沖突圖斑減少2011平方千米、城鎮村建設用地沖突圖斑減少317平方千米、礦業權沖突圖斑減少1.09萬平方千米、人工商品林沖突圖斑減少5468平方千米。
評估調整還保障了全省生態保護紅線11個分區的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3大類生態服務功能不降。此外,通過調出已批建設用地項目718項、已批重大項目822項、已批基礎設施項目1110項等為云南省預留了發展空間,有利于保障全省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目前,全省已出具59個重點項目占用生態保護紅線不可避讓性論證意見。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 主辦:中國自然資源報社 |
ICP備:京ICP備13053122號-1 備案查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報刊征訂:010-68047627/7643 郵箱:zrzybtg@126.com |